临床肝胆病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孙定隆主任临床经验举隅※

孙定隆老师1965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现贵州中医药大学),曾先后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普觉区卫生院、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和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工作,退休后仍坚持每周五天半的中医临床工作,现已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4年。在50多年的基层医疗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到的治疗理论,疗效显著。他饱读医学典籍,精研岐黄之术,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以治疗疑难杂症,已经发表的就有启宫丸加减治疗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Ⅱ型糖尿病,自拟胃安六合汤治疗胃肠病,自拟肝安六合汤、降酶汤治疗肝炎,自拟扶脾柔肝汤治疗肝硬化等。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亲睹孙老师数味药治愈诸多疑难杂症,亲听孙老师传授辨证用药经验,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从脾胃论治

脾胃为后天之本,同居中焦,为饮食受纳、腐熟、运输之器官,脾胃健运,则上下脏腑气机皆调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受滋养。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提出脾胃是运化水谷供一身元气之本,脾胃内伤则元气自衰。孙老师充分发挥这一理论,主张“有一份胃气,便有一份生机”,治病时不忘顾护脾胃,尤其是老年体弱、慢性病及危重病患者,脾胃皆弱,正气乏源,若攻邪则身体不能耐受,此时唯有调理脾胃,使之健运调畅,转化水谷为正气之源,正气旺盛方能与病邪抗争[1],因此,健运脾胃在论治内伤杂病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脾胃为气机之枢,肝主疏泄是脾胃升降运动的重要前提,气郁则可剋其脾胃,脾胃病则后天化源难以为继,久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失于濡养而体质下降,因此胃病多见且后果严重,不可不察。孙老师认为,脾胃病若不涉及他脏,则视其寒热虚实和之而安,然而临床上多见脾胃病常与他脏牵涉,或为因,或为果,或互为因果,其相互关系多体现出五行生克,若由肝失疏泄,肝气郁滞,木旺克土,则治疗时当舒肝和胃;若由脾胃虚弱,木旺乘土,则当润金以制木、抑木扶土而治之[2]。土生金,土衰则生金乏源,金弱不能制肝,肝旺克脾土,则脾胃本虚,又受肝木乘之,因此见脾胃之病,只治本脏,难收良效。孙老师认为,脾胃病属纯虚者当补火生土或补脾益气治之,但临床所见每多虚实夹杂之证,因此不可纯用补益,补则气滞,犯“实实之忌”,也不可妄用攻邪,攻则犯“虚虚之忌”,治疗时应当详审病机,巧用攻补兼施之法。

1.1 慢性胃肠疾病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五行属土,万物所归,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外感邪气、情志不畅或素体虚弱或久病等,均可损伤胃气,使胃失和降,胃纳失司,乃至气机阻滞、胃脘疼痛而发病。孙老师常用胃安六合汤加减治疗慢性胃肠病,基本方:百合30 g,木香15 g,白术15 g,枳实15 g,五灵脂15 g,制香附15 g。其中,重用百合“补土清金”(《本草经疏》),白术健运脾胃,木香、枳实行气宽中,久病入络,故用香附、五灵脂行气活血止痛,六药合用共奏清金疏肝、和胃行气、活血止痛之功。该方经孙老师创制之后随临床实践而几经变易,但其运用五行生克理论作为制方基础则无变化,唯视其寒热虚实及兼夹何种病邪而加减用之,如有瘀则加丹参、川芎,气虚加茯苓、党参,泛酸、烧心明显加煅瓦楞子,热重加黄连、蒲公英等。

1.2 代谢性疾病 孙老师认为单纯性肥胖、高血脂症、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常由痰湿引起。他认为肥胖病机常为脾胃气虚,运化传输失职,清浊相混,不化精血膏脂,治疗时可用启宫丸加减理中焦,调升降,化痰湿,使脂膏得化,痰湿及时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减肥目的;高脂血症病机常为浊脂积聚血中,亦属中医“痰证”范畴,治疗时宜用启宫丸加减健脾化湿去脂;脂肪肝的病机常为嗜食膏粱厚味或长期饮酒无度而酿生湿浊,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气机阻滞,痰浊内生,日久聚而成瘀,痰瘀互结,浸淫肝脏,痹阻血脉,脂质沉积[3]。治疗宜用启宫丸加减健脾燥湿化痰、理气降脂化浊[4]。基本方:白术15 g,藿香15 g,法半夏15 g,苍术10 g,神曲15 g,川芎15 g,猪苓10 g,泽泻15 g,荷叶15 g。其中白术健脾为君,藿香、法半夏、苍术燥湿化痰,神曲健脾消滞,川芎理气活血,猪苓、泽泻、荷叶降脂化浊,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健脾、升清降浊,调整肝脂代谢之功。

1.3 消渴病 自朱丹溪提出“上消属肺,中消属胃,下消属肾”之后以肺胃肾三脏职司偏颇分证论治消渴病的理论沿用至今。但孙老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观察和思考,认为以此解释消渴病病机不甚圆满,而应以“胃强脾弱”解释其病机,立足中焦论治。胃为阳,主受纳降浊,喜湿恶燥,脾为阴,主运化升清,喜燥恶湿,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则化源不竭,生生不息;二者失和则后天化源难以为继,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失其滋养则百病丛生。若恣食肥甘,酿生内热,消烁津液,则饮水自救而渴饮不止;邪热杀谷则消谷善饥,波及血分则舌质多红绛;胃热传脾或运化功能衰微,或脾气素盛而脾运不健,水谷精微不及输布濡养周身,反从小便出,则尿多而味甘,肌肉失养则消瘦;脾运不健,水谷精微聚而为痰湿则其人虚壅而神疲,故“胃强脾弱”才是消渴病的病机[5]。脾运不健,水谷精微溺孔暗流,不能滋养身体故尿多而味甘,机体无养,胃加强受纳消化以图代偿,故消谷善饥,消谷善饥又加重脾运负担,重弱脾胃,治当清胃热健脾运[6]。孙老师基于以上认识及“不可大用苦寒致脾气不行,不可久与香燥助热内结”之古训,常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消渴病。若患者形体偏胖,腹胀纳差,便溏,三多症状不明显者,辨为胃热脾气虚型消渴,用七味白术散去木香加黄芪、苍术、佩兰、山药。其中黄芪、山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扶助后天之本,苍术、佩兰、藿香理气和中化浊以解脾困,葛根、天花粉以清胃热,诸药合用共奏扶脾健运清胃之功。若患者形体偏瘦,体倦乏力,口渴善饥多饮多尿明显,舌红瘦,无苔或花剥苔,辨为胃热脾阴虚型消渴,用七味白术散去木香加天花粉、知母、麦冬、玄参、石斛。其中天花粉、知母清胃热,麦冬、玄参、石斛滋养脾阴,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养阴清胃之功。两种类型之消渴病机均可归纳为“胃强脾弱”,可遵循以下加减思路:胃热炽盛便秘口臭者加大黄泻胃热,烦渴引饮加石膏清胃热,尿糖过高加芡实、益智仁、莲须以摄其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