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肝胆病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临床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目的在于摒弃既往重科研、轻临床的方法,培养又“医”又“研”全方位发展的人才[1]。新培养模式所有的时间均统筹安排为临床轮转,期间学生要收集资料、完成毕业论文、应对执医考试、规范化培训(规培)考试等繁杂工作,为了应付毕业,许多学生很难兼顾临床工作。导致许多研究生毕业后仍存在临床技能严重匮乏,不会看病,不会做手术,而科研能力也不足的问题。在这种培养模式大变革时代,如何培养真正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令人困惑,但更值得教育工作者去探讨、解决。

1 我国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多年以来,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基本是注重科研能力,不注重临床能力,导致一些研究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胜任临床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2012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医学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提出了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培相结合的新模式[2]。新模式目的在于强化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培养大批高水平、高素质临床医师打下基础,当然学生同时不能丢了科研[3]。但是新模式下国内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仍有许多误区,存在2个极端现象:有些医院及研究生导师认为专业型研究生就是培养临床技能,无须进行科研能力培养;相反,有些研究生导师认为研究生不做科研工作,不做实验研究,就不能算研究生,相当于实习轮科,加上教学医院考核制度及毕业中科研要求所占比例较大,导致许多学生也重心不稳。上述现象说明不少医院和研究生导师尚未正确认识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培养标准和培养目标还有许多不解,甚至误解之处[4],所以需要在国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大政策前提下,根据各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2 本院新模式下临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2.1完善考核评比制度,鼓励全面发展 我们针对目前社会、医疗机构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对临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制定相应的考核评比制度[5],力求学生在临床诊疗、人际沟通、社会实践、科研方面均得到较大提高,为日后进入医院奠定各方面基础。考核评比制度从科研成果、临床能力、社会实践、思想政治四大方面着手。每个大方面细化评分,如思想政治方面包括职业道德表现、患者测评、向党组织靠拢、评为优秀党员、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取得相应成绩、有无思想不端、学术造假等问题;科研成果包括论文撰写及发表、课题申报、参与专著编写等;临床能力包括轮转科室理论及技能考核、病历书写、与患者沟通能力、各科室常见病处理能力、疑难病例讨论、每个科室出科考试(理论、操作、患者诊疗及病历书写)、执业医师及规培考试通过情况;社会实践包括医院内专题讲课、省市会议讲课及病例分享、义诊、体育竞技等活动,根据等级、难易程度评分。4个方面权重相当,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及良好的职业素养[6],使其成为社会实践能力、科研、临床全面发展的人才,确保先做人,再成才。

2.2时间上统筹灵活化 众所周知,研究生完成入学基本理论学习后在医院的时间有33个月,均为轮科时间。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准备执医考试、规培考试,要完成开题、资料收集整理、学位论文撰写及毕业前找工作。如何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上述内容,确保毕业后顺利适应社会、胜任工作,本院在统筹基础上灵活安排时间。首先,确保本专业学习时间,3个月要熟悉、了解、胜任本专业工作是明显不够的,我们安排每名学生除本专业轮转时间外,前2年每周半天回专业科室,参与专科门诊、教学查房及专业技能训练,确保本专业理论知识、临床诊疗能力及技能熟练掌握;其次,内科门诊的2个月穿插在每个内科轮转期间,而2个月的内科门诊时间可作为学生收集资料、进实验室的时间,使学生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学习常见的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及临床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等工作;最后,充分利用轮转期间值班休息及晚间的空闲来完成一些专科技能培训,如消化专业胃镜培训等。

2.3教学方法的改进 总的原则是多元化教学、个性化引导。教学方法实行多导师制:有科研方面的导师、临床诊疗导师、技能操作导师等,相应导师负责各自内容,确保顺利完成。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临床诊疗方面可以用具体案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基础理论学习可采用多媒体集中授课、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后的读书报告会等,对操作技能主要采用教学示范讲解、模型练习[7]、手把手教学[5,8]、独立实体操作。注重学生个人能力、性格、兴趣爱好,根据个体特点不同,因材施教,导入个性化教学[9]。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技能操作要求更高,可适当接触一些超要求而难度不大、风险小的微创手术,激发其热情及信心;在基本要求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特长、能力,可以侧重培养某一些方面,为日后专而精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