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肝胆病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浅析月王药诊对胆病的认识

《月王药诊》以完整的理论体系论述了胆囊的生理和病理。在病因论中,全面阐述了胆病是由内因与外缘两大因素致病,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因此,《月王药诊》对临床防治胆囊常见疾病颇具参考价值,并为临床胆囊疾病的预防与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1 《月王药诊》中赤巴与胆的生理

《月王药诊》记载,胆病属于“赤巴”病的范畴。现代医学称之为胆囊病变。赤巴译成汉语是“胆”或“火”,其含义比中医的“胆”和“火”更为广泛。

《月王药诊》中三因学说认为:功能性“赤巴”与胆腑之胆是不同的概念,胆腑之胆应属“赤巴”范畴。藏医所称“赤巴”病既是一切热病的总称,又包括肝胆等脏腑疾病及与此相关的热性疾病[1-2]。

《月王药诊》第八章病因论中多次对“赤巴”一词进行了论述,但其代表的含义和作用均不相同。藏医“赤巴”主要包括以下3 个方面的内容[3-4]:

1.1 首先是“热源赤巴”:其产生的根源在于饮食。《月王药诊》中记载:“饮食和药物首先在胃腑停留,有‘培根(尼西)’将其粉碎,再由‘(能消)赤巴’将饮食消化,然后由‘(麦娘)隆’分解成精华与渣滓”。这里所说的“能消赤巴”比较抽象,包括人体从发根以下至脚踝以上的所有热能。“培根(尼西)”、“(能消)赤巴”、“(麦娘)隆”三者相互作用将营养物质输送于全身各处,精华滋养了脉道和器官,纯精华充实到周身滋润肤色、汗毛等,渣滓就是粪便及唾液。通过以上循环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作者认为:这里的“赤巴”应属一个宏观的功能体,而不是一个具体的器官或是单一的脏腑。

1.2 “脏腑赤巴”指消化器官胆囊:《月王药诊》中记载:“赤巴位于身体的中部”“赤巴在肝、胆、肾、脾等处皆居处”。这里的“赤巴”具有明确的区域范围与具体位置。“脏腑赤巴”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胆囊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分泌胆汁,分解食物,参与消化。

1.3 “能消赤巴”一般单指胃火:它所处的位置在胃的中部。有些学者认为“能消赤巴”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它应位于整个身体的中心部位。《月王药诊》中记载:“身体包括上(培根位于上部)、中(赤巴位于中部)、下(隆位于下部)”三部分。藏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体结构自形成之时就具有不同属性与功能。其各个部分之间都有密切联系,这种相互联系和构成均和三大因素密切相关。《月王药诊》中记载:在一定条件下,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保持着相互协调,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培根将食物粉碎后,赤巴的火将粉碎的饮食进行消化,由隆分解成3 份,1 份精华滋润人体、1 份被寄生虫吸收、1份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若三者功能紊乱、失调,就会发生盈亏现象产生疾病。

2 《月王药诊》论胆病病理

2.1 胆病病因

2.1.1 宏观病因:《月王药诊》第八章“病因”中认为:“人体标准量的学说深奥莫测,对整个身体的每个部位和器官都有定量,如果人体标准量发生余缺现象,会使身体受损,体质虚弱。”会认为是一个不健全的肌体。一般在赤巴病因的描述中,赤巴的容量定为是机体“自身”的“一阴囊”,此处的“一阴囊”只能做一个单位量来看,因为这是参照一个健康男子的身体来衡量。如果超出或是不足,会使身体受损,体质衰弱,发育不全。由此会引起组成身体外缘的五源——即土、水、火、风、空失调而产生疾病,《月王药诊》中的“三因”其实就是是五源在藏医理论中的术语;即;隆为风或气;赤巴为火;培根中的培为水,根为土。在《月王药诊》第三十七章胆病的性相中记载: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在正常状态下保持着相互协调,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若其中之一发生偏盛或偏衰或紊乱而失调,使正常机体的平衡破坏,就会产生疾病。在古藏医文献中对于赤巴的论述非常形象:“赤巴如同装满混合物的调味罐”和“赤巴如悬挂着的金色的皮囊”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前者形象的描述了赤巴的功能作用,后者则说明了赤巴中胆汁的颜色与性状。

2.1.2 微观病因

2.1.2.1 饮食病因:《月王药诊》中由饮食引起的胆病病因主要包括以下3 个方面:(1)“过量进食绵羊和牦牛乳制成的乳酪等”、“长期进食油脂过多的食物,长期饱食不消”这与现代医学中对胆病形成的饮食诱因“长期高脂饮食,使血液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升高,导致胆囊肌肉张力下降,胆囊排空延缓,胆汁淤积。”表述较为一致,两者都从食物成分上说明过量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以及饮食不节等易引发胆病形成。(2)《月王药诊》中的“长期进食酸性饮食、进食掺水或脂肪的酸性食物”与现代医学中“喜爱甜食或过量摄取含糖量高的食物,易加速胆固醇的累积。”意思相近。说明《月王药诊》中已经能够根据所摄取食物的性状来判断造成胆病发生的原因。(3)《月王药诊》中记载:“疲劳时过量饮酒”“经常过量饮酒”,这与现代临床中饮酒过度易致胆病的认识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