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肝胆病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肝胆结石腹腔镜微创治疗的效果观察

为了分析腹腔镜干预下的微创疗法针对肝胆结石病症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本次临床观察实验研究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本院所收治患有肝胆结石病症106例病患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针对一些病患实施腹腔镜干预下的微创疗法,以下为本次临床观察研究的结果。

1.一般基线资料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本院所收治患有肝胆结石病症106例病患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观察组病患的年龄区间为:25~62岁,平均的年龄即为:(45.)岁。病程为4d~2个月,平均病程为(12±4)d;常规组中病患的年龄区间为:27~64岁,平均年龄:(45.),病程为5d~2两个月,平均病程为(12±5)d;病患家属已知情并同意本次试验,均签署知情的同意书。两组病患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基本意义,具有着一定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术前,均给予两组病患行B 超及CT各项检查,判断出现结石位置及数量,以实施感染预防及禁食等术前干预措施。给予常规组病患以常规的开腹手术疗法;给予研究组病患以腹腔镜辅助下的微创疗法,以下为具体操作:消毒处理后做好铺巾操作,气管已插管并麻醉后,需快速建立起气腹;采用常规打孔法,剑突下、脐部、右侧的锁骨中线位置肋缘下,右侧腋前线的肋缘下,缓缓进入至病患腹腔内,解剖胆囊三角区,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剥离胆囊,临近胆总管处胆囊管的上方位置以吸收夹夹闭。取病患胆囊管的胆总管及肝总管的前壁并不回寄血管的 1cm处做纵向的切口,于剑突下方置入纤维的胆道镜,采用套石篮完成取石操作。通过生理盐水将把胆道予以冲洗净,置入T管。对病患胆总管进行缝合处理,并将胆囊切除,置入引流管,持续3d给予病患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术后2~8d,可将腹腔内部引流管拔出,1周后可关闭T形管,3周后可通过造影来观察病患胆总管可有结石残留症状。倘若检查出病患胆总管内部残留结石,需由胆道镜将结石取出。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指标评分情况。

(2)对比两组病患的不良症状反应指标评分情况。

1.4 统计法

本实验借助于专业的统计学SPSS20.0该系统软件,以χ2该检验计算法来进行资料计数,使用以t值该检验计算法来计量资料。若P<0.05,则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

2.研究结果

2.1 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指标评分情况

通过对两组的数据做出的对比,可以得出可以得出相对于常规组,观察组病患的临床疗效指标评分略占一定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详见表。

表 两组病患的临床疗效指标评分情况[n(%)]注:相比常规组,*P<0.05。组别 n 无效 显效 有效 总有效率(%)常规组 53 10(19.00) 18(34.00) 25(47.00) 43(81.00)观察组 53 2(4.00) 21(39.00) 30(57.00) 51(96.00)*χ2 — — — 6.14P——<0.05

2.2 两组病患的不良症状反应指标评分情况

通过对两组的数据做出的对比,可以得出常规组在术后,有5(9.43)例病患出现了剧烈疼痛感该不良症状表现、有3(5.66)例病患出现腹腔感染该不良症状表现、有2(3.77)例病患出现切口感染该不良症状表现,有2(3.77)例病患出现了结石残留该不良症状表现,不良症状反应总发生率为19%;以得出观察组在术后,有3(5.66)例病患出现了剧烈疼痛感该不良症状表现、有2(3.77)例病患出现切口感染该不良症状表现、出现腹腔感染及结石残留这两种不良症状表现的病患均为0(0.00)例,不良症状反应总发生率为9.43%;以上对比数据足可表明,相对于常规组,观察组的不良症状反应指标评分结果略占一定优势,不良症状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

3.讨论

肝胆结石,在临床上也通常被称之为胆石症[1]。该病症主要指的是人体胆道系统,如胆管、胆囊等内部有结石病变出现,以餐后零食、不吃早餐、肥胖体质等为主要发病因素[2]。在临床上针对于肝胆结石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常规开腹及微创术两种手术疗法为主[3]。经过本次临床研究发现,相比较于常规开腹术疗法,在腹腔镜辅助下微创疗法,在病患的临床疗效指标及术后的不良症状反应指标评分,均略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临床应用效果极佳。故对于肝胆结石疾病来说,腹腔镜辅助下微创疗法具有较高临床应用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