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ilon 波的识别及临床意义 | 同济专栏
先来看这样一张心电图,你的诊断是什么?
(点击查看大图)
许多医生会不假思索地诊断:「窦性心律,双心房肥大,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没错,这是一份典型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但是仅此而已吗?
心电图除了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外,尚可见 V?~V? 导联 R' 呈特殊的毛刺状小棘波,且多个导联 QRS 终末部都存在毛刺状小棘波。这种小棘波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这种特殊的毛刺状小棘波,就是Epsilon 波。Epsilon 波即右室晚电位,是 QRS 波群后出现的低幅棘波或振荡波,代表右室部分心肌细胞延迟除极。
任何原因导致右室病变、右室扩大,心肌细胞坏死导致电激动电位延迟,产生较大晚电位,都可出现 Epsilon 波,如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脏结节病、先天性心脏病、右室和后壁心肌梗死等。
参与右室延迟除极的心肌数量越多,Epsilon 波越宽大。
(点击查看大图)
Epsilon 波最常见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为进行性进展性心肌疾病,以室性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猝死为主要特征,男性多于女性,是运动性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此例患者,男性,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十余次(心电图如下):
(点击查看大图)
心脏核磁共振示右心增大,右室壁变薄并向外膨隆,厚约 1.3 mm,右室流出道呈瘤样扩张,宽约 5.0 cm,右房横径 5.1 cm。
心室晚电位阳性。患者心电图未提示右室肥大,但是若能识别出异常的巨大的 Epsilon 波,有助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早期诊断。
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50~70% 为家族性,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理特征为右心室心肌萎缩、纤维脂肪组织替代,开始于心外膜下或中层心肌,后进展为全层心肌,出现右心室壁变薄、室壁瘤。
典型部位为下壁、心尖、漏斗部的心室发育不良。少数病例左右心室同时受累,甚至以左心室受累为主。
常发作单形性或多形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索他洛尔、胺碘酮等 III 类抗心律失常药)、射频消融、植入 ICD、心脏移植等。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